top of page

維多利亞城界石1903:香港歷史的見證

  • 作家相片: OutdoorHongKong
    OutdoorHongKong
  • 3月27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維多利亞城界石1903
維多利亞城界石1903

目錄

  • 維多利亞城界石的歷史背景

  • 界石的地理分佈與現存狀況

  • 界石的設立目的與象徵意義

  • 界石對香港城市發展的影響

  • 如何尋找與保護界石

  • FAQ


維多利亞城界石的歷史背景

維多利亞城(Victoria City)是香港殖民地時期最早發展的城市核心,範圍涵蓋現今的中環、西環、上環及灣仔部分地區。維多利亞城界石(Boundary Stones of Victoria City)於1903年由英國殖民政府設立,標誌著當時維多利亞城的正式邊界。這些界石不僅是香港早期城市規劃的見證,也反映了當時英國政府對殖民地管理的方式。

19世紀中葉,隨著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,維多利亞城迅速發展。為了確定城市的邊界,1903年港英政府豎立了多塊界石,標示出維多利亞城的範圍,這些界石上刻有「CITY BOUNDARY 1903」的字樣。


界石的地理分佈與現存狀況

目前已知的維多利亞城界石共有九塊,分佈於香港島的不同地點,包括:


維多利亞城界石1903
維多利亞城界石1903

  1. 維多利亞城界石1903 (黃泥涌道)距離樂活道交界約90米,黃泥涌道與維多利亞城東界線交匯點。

  2. 維多利亞城界石1903 (寶雲道)距離司徒拔道交界約330米,寶雲道與維多利亞城東界線交匯點。

  3. 維多利亞城界石1903 (聶歌信山)聶歌信山西北面山坡,維多利亞城東界線與七百英尺等高線交匯點。

  4. 維多利亞城界石1903 (舊山頂道)距離地利根德里交界約50米,舊山頂道與七百英尺等高線交匯點。

  5. 維多利亞城界石1903 (克頓道)距離干德道交界約570米,克頓道與七百英尺等高線交匯點。

  6. 維多利亞城界石1903 (龍虎山)龍虎山西南面山坡,維多利亞城南界線與七百英尺等高線交匯點。

  7. 維多利亞城界石1903 (薄扶林道)距離蒲飛路交界約280米,薄扶林道與維多利亞城南界線交匯點。

  8. 維多利亞城界石1903 (摩星嶺)摩星嶺西北面山坡,維多利亞城西界線與南界線交匯點。

  9. 維多利亞城界石1903 (堅尼地城)西寧街堅尼地城臨時遊樂場。(於1978年遷移至此位置,原設置在維多利亞城西界線北端,即西寧閣現址。)


這些界石大多隱藏於街道旁、山坡或建築物附近,部分界石因城市發展而被遺失或損壞。然而,仍有數塊界石保存良好,成為歷史愛好者與文化保育人士關注的焦點。


維多利亞城界石1903 全打卡路線

路線特色:一次過走訪香港 9 個維多利亞城界石,適合歷史愛好者、行山人士及打卡遊客。建議交通:以 步行 + 巴士/小巴 為主,部分路段需行山。總需時:約 5-6 小時(視乎停留時間)


🚩 起點:堅尼地城(Kennedy Town)

界石 9:堅尼地城臨時遊樂場

📍 位置:西寧街遊樂場(近西寧閣)🚌 交通

  • 港鐵堅尼地城站 B 出口,步行約 5 分鐘

  • 巴士 1、5B、10、101 等

🚌 前往下一站:摩星嶺(Mount Davis)


界石 8:摩星嶺西北山坡

📍 位置:摩星嶺徑近銀禧炮臺(需行山約 20 分鐘)🚶 交通

  • 從堅尼地城搭 小巴 54 或步行約 30 分鐘上山

🚌 前往下一站:薄扶林道(Pok Fu Lam Road)


界石 7:薄扶林道近蒲飛路

📍 位置:薄扶林道行人路旁(近香港大學站)🚌 交通

  • 從摩星嶺搭 巴士 1、10 往中環方向,於「蒲飛路」站下車

🚶 步行至龍虎山(Lung Fu Shan)


界石 6:龍虎山西南坡

📍 位置:龍虎山郊野公園內(需行山約 15 分鐘)🚶 路線

  • 從薄扶林道沿 克頓道 上行

🚌 前往下一站:克頓道(Hatton Road)


界石 5:克頓道近干德道

📍 位置:克頓道近干德道交界🚌 交通

  • 從龍虎山步行約 10 分鐘至克頓道

🚶 步行至舊山頂道(Old Peak Road)


界石 4:舊山頂道近地利根德里

📍 位置:舊山頂道行人路旁🚶 路線

  • 從克頓道步行約 20 分鐘至舊山頂道

🚕 建議搭的士往聶歌信山(Mount Nicholson)


界石 3:聶歌信山西北坡

📍 位置:聶歌信山徑(需行山約 30 分鐘)🚕 交通

  • 從舊山頂道搭的士至 聶歌信山徑入口

🚌 前往下一站:寶雲道(Bowen Road)


界石 2:寶雲道近司徒拔道

📍 位置:寶雲道健身徑旁🚌 交通

  • 從聶歌信山步行至司徒拔道,轉乘 巴士 15B、76

🚶 步行至黃泥涌道(Wong Nai Chung Road)


界石 1:黃泥涌道近樂活道

📍 位置:黃泥涌道行人路旁🚶 路線

  • 從寶雲道步行約 15 分鐘

🏁 終點:銅鑼灣 / 跑馬地

🚌 離開交通

  • 步行至 跑馬地電車總站銅鑼灣港鐵站

📌 路線優化建議

分段完成:可分 2 天(港島西 + 港島東)✅ 自駕 / 的士:節省時間,適合不想行山者✅ 必備裝備:水、防曬、地圖(部分界石較隱蔽)

這條路線能一次過集齊 9 個維多利亞城界石,適合深度探索香港歷史!📸🗺️


界石的設立目的與象徵意義

這些界石的設立主要有以下幾個目的:

  • 界定城市範圍:確立維多利亞城的邊界,以便於城市規劃與管理。

  • 稅收與法律適用範圍:界石內的地區適用不同的法律與稅收政策,與界石外的鄉村地區有所區別。

  • 殖民統治的象徵:界石的設立反映了英國政府對香港的殖民管理方式,體現了當時的城市規劃理念。


界石對香港城市發展的影響

維多利亞城界石的設立,對香港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:

  • 城市規劃的奠基:界石的設立標誌著香港早期城市規劃的開始,影響了後來的城市擴展。

  • 區域發展的劃分:界石內的地區發展迅速,成為香港最繁華的商業與行政中心,而界石外的地區則較晚發展。

  • 文化與歷史價值:界石成為香港歷史的一部分,見證了百年來的城市變遷。


如何尋找與保護界石

隨著城市發展,部分界石已經消失或被遺忘。然而,仍有一些界石保存良好,並受到歷史愛好者的關注。以下是尋找與保護界石的方法:

如何尋找界石?

  • 參考歷史記錄與地圖:利用舊地圖與文獻,確定界石的可能位置。

  • 實地考察:前往已知界石所在地點,尋找界石的痕跡。

  • 參與文化保育活動:加入歷史與文化保育團體,獲取最新的界石資訊。

如何保護界石?

  • 提高公眾意識:透過社交媒體與教育活動,讓更多人了解界石的歷史價值。

  • 向政府與相關機構反映:促請政府將界石列為法定古蹟,確保其受到保護。

  • 社區參與:鼓勵社區居民參與界石的維護與保育工作。


FAQ

1. 維多利亞城界石的歷史價值是什麼?

維多利亞城界石見證了香港早期的城市發展,反映了殖民時期的城市規劃與管理方式,具有極高的歷史與文化價值。


2. 現在還能找到所有界石嗎?

目前已知的界石共有九塊,其中部分仍然存在,但有些可能因城市發展而遺失或被掩埋。


3. 為什麼界石上刻有「CITY BOUNDARY 1903」?

這些字樣代表界石設立的年份(1903年),並標示出當時維多利亞城的邊界範圍。


4. 如何參與界石的保護工作?

可以透過參與文化保育團體、向政府提交保護建議,或透過社交媒體推廣界石的歷史價值來參與保護工作。


5. 界石對現代香港還有影響嗎?

雖然界石已不再具有行政功能,但它們仍然是香港歷史的重要見證,提醒人們珍惜與保護本地文化遺產。

維多利亞城界石不僅是香港歷史的見證,更是城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。透過保護與研究這些界石,我們能夠更深入了解香港的歷史與文化,並將這些珍貴的遺產傳承給未來世代。




Comentários


bottom of page